7月29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可转债新规》将于明日(即8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主要讨论可转债新规对日内交易的影响。
新规要点及其对日内交易的影响:
(1)《新规》限制可转债上市首日的涨跌幅度和有效价格申报范围:最高上涨幅度为57.3%,最高下跌幅度为43.3%,有效价格申报范围为56.7~157.3元;
新规未实施时,对当日涨跌幅没有限制的可转债,可以一天上涨几倍,比如永吉转债(如下图所示),上市当日尾盘被巨幅拉升,最高拉升到421元,收盘为376.16元,振幅达到271%。这种巨幅的波动为日内交易带来了巨大获利的机会,涨跌幅被限制后,将会导致可转债上市首日的波动被限制,日内能获取巨利的机会大幅度减小。

(2)《新规》要求可转债上市的次日起,设置20%涨跌幅价格限制。
这条规则极大程度低压制了可转债当日的波动幅度,想靠日内交易赚钱暴利的时代已经结束。
但是,这条规则的细节我不太清楚,给交易所发信息,对方也没有回复。
也就是可转债涨跌到20%的幅度后是停牌还是可以继续交易,若可以继续交易就是涨跌停板制度。那么这对日内交易将是一个大利好,因为盘中临停制度会导致股票复牌交易时大幅跳空低开,导致产生巨幅亏损。如下图所示,众信转债尾盘复牌时,直接跳空下跌超过10%的幅度。

若可转债采用涨停板制度,那么就可以根据涨停板的封单变化情况来判断是否平仓,避免像采用盘中临停时大幅跳空低开产生的巨大损失,同时还能增加操作的机会,减少买卖点判断的难度,实行临停制度复牌后,不知道价格如何变动,即使知道大概的涨跌方向,也不知道该在什么价位下单,涨停板制度就可以根据盘口成交量和封单变化情况来判断,增加了转债价格变化的连续性,便于T0操作。
(3)《新规》加强了可转债异动的监管,加强了打击主力操纵,炒作可转债的力度,甚至会盘中临时停牌自查。这就导致那些大幅脱离正股产生巨幅波动的妖债很容易就被停牌核查,若参与这样的转债,可能会赚一点蝇头小利,但是一般被盘中停牌核查,可能会导致巨亏。因此尽量选择跟正股有高度关联性且溢价在正常范围内的转债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像蓝盾转债或者横河转债类似的妖债。
整体上监管的严厉打击会使得可转债的被投机炒作的机会减少,人气不旺,这就导致可转债连续涨跌段的幅度变小,采用日内高频快进快出获利的机会减小,操作的难度加大。绝大部分高频交易的机会都是可转债的异动产生的,如果异动变少,高频交易策略赚钱的机会就会大幅变少。
(4)增加交易手续费:上交所交易经手费由按成交金额的0.0001%双向收取、单笔最高不超过100元,调整为按成交金额的0.004%双向收取。这增加了日内交易的成本,提高达到40倍。这将导致一些日内的超高频交易策略的减少。
总体上:可转债新规的实施对于可转债的健康发展是利好,但是对于采用日内高频交易策略赚钱的交易员来说,这是一个较大的利空,波动减少,涨跌连续性变弱,手续费增加,交易受到一定的限制,赚钱的机会将大幅度减少。曾经在可转债巨幅的波动下,在涨跌连续性非常好的情况下,日内高频交易员就像捡钱一样在可转债市场任意驰骋,日进斗金,如今这种大好的日子将会一去不复返。
日内高频交易员需要采用新的策略,比如波段,或者网格或逢低买入等待拉高卖出等其他策略才能适应可转债的新的交易规则的变化。特别是少参与妖债的操作,因为新规的从严监管可能会导致脱离正股而巨幅波动的妖债被停牌自查,复牌后产生暴跌。
此次可转债新规的变化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以后规则可能还会一直改变。但是不管新规如何变化,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可转债的健康,稳步的发展,只要可转债的市场还在,交易量还在,那么赚钱机会就还在,只是高频交易员需要改变自己,改变交易策略,才能适应可转债新的变化,才能活下来。